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市场原有的节奏,春节前后几个交易日内,餐饮、民航、旅游、酒店、影视等对疫情影响敏感的行业板块持续下挫。
与此同时,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,也暂时限制了市场对宏观增长敏感板块的兴趣,地产、钢铁、建材、化工、有所金属等板块跌幅明显。
而市场热情则主要集中在那些中长线趋势比较明晰的方向,像科技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、医药等。
目前,随着疫情的好转,疫情“拐点”信号逐渐呈现,投资者该如何布局?哪些行业存在估值修复机会?
湖北之外新增确诊病例7连降
国家卫健委通报数据显示,2月10日,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新增确诊病例例,累计确诊病例例,其中湖北省新增例,累计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,湖北以外及湖北除武汉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效果。湖北之外的新增病例7连降,武汉之外的湖北新增病例5连降。湖北之外,从2月3日以来一路下降,例(3日)、例(4日)、例(5日)、例(6日)、例(7日),例(8日),(9日)、(10日)。
湖北除武汉新增确诊病例,从2月5日的例,降至2月10日的例。
疫情发酵期间:医药股普涨
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内,疫情持续发酵,A股市场围绕疫情受益板块持续展开。数据显示,自1月20日以来,截至2月10日,医药相关行业板块普遍上涨,医疗器械、医药商业、化学制药、中药等板块涨幅明显。与此同时,“宅经济”表现也比较突出,计算机(云办公)、互联网传媒(游戏)等超额收益也比较明显。
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休闲服务(旅游、餐饮、酒店)、地产(房地产开发、建材、钢铁)、消费(食品饮料)、零售、交通运输(民航、港口、公交、高速公路)等明显跑输大盘,跌幅居前。
目前,随着疫情逐渐趋稳,疫情可能继续演绎,但大幅超预期的概率下降。由于前期医药等板块积累了较大涨幅,在疫情好转的情况下,相关个股近期持续杀跌,前期持续大涨的口罩概念股跌幅也比较明显,而受疫情冲击的民航、钢铁、煤炭、消费等板块近期出现回升迹象,估值开启修复模式。
但是,由于2月10日多数省份复工复产,疫情进展仍需密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