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老六
mrsixchen
一条船期数据基本信息包含:船公司、出发港、目的港、离港时间、到港时间、船名、航次
一条好的船期数据包含:静态船期计划+动态的船泊时间
静态船期计划:船公司在某一航线上周期性的船运时间安排,基本以周为周期,比如每周一发船,每周一周四发船等。
预计船泊时间:指的是系统计算出的船的预计停靠时间、预计离港时间、预计到港时间等时间;如果这个时间跟船物理实际时间相等那是自然最好,可往往很难达到,只能无限地接近物理实际时间。所以预计船泊时间是对静态船期的纠正。
静态船期一般用来订舱,动态船泊时间用来辅助操作。如果静态船期只用来查询是没有太大价值,因为客户习惯直接查询报价(包含了船期)。
预计船泊时间重要吗?非常重要!
比如,如果按船期计划来提柜装货,柜子可能会出现还不回码头。因为船延迟停靠,码头也因为堆满了集装箱而来不及运走,不得不停止接收没靠岸的船的集装箱。可集装箱还不回去就要占用拖车,咋整?相比之下,不得不找一个外面的堆场存放,额外产生费用要RMB/天,运气好的上午存外堆场下午就还回码头去了,运气不好的放上一周也是有的。所以货代操作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要时不时地在码头网站上刷新船的动态。
如果,有了这准确的预计船泊时间,可以订阅船期变动提醒,那是可以更快地对潜在货运风险作出反应。这也是为什么说货运的数字化,可视化可以帮助费用控制、解放人力。
怎么得到更接近船的物理实际时间?
指望码头的系统升级,船代更高效的操作?这不太现实,毕竟港口众多。
但是有人这样做,他们绘制了个全球泊位到20米以内,使用卫星数据识别船只的精确位置。然后,从这些信息中计算出船是到达港口还是等待停靠。
用这个方法,解决国内8大港口的实际船泊时间还是相对容易吧。
总的来说,计算预计船泊时间的数据,有4个来源途径:船公司EDI、船公司网站、码头基站、卫星定位;
当然这4个数据来源对同一个船期的数据可能是冲突的,这就需要制定规则判断数据准确性。
市场上有哪些提供船期数据的服务商?
船期数据来源于船公司,有些船公司